有的客户戴上助听器也听不清咋回事? 发布日期:2025-04-03 10:31:05 浏览次数:

有的客户戴上助听器也听不清咋回事?

大部分听力损失是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或者混合型听力损失,是因为内耳毛细胞或听觉神经损伤所引起的。这就有点像眼睛的“视网膜脱落”和“视神经萎缩”,并不仅仅像近视那么简单。

听力损失者面临的困难不仅仅是听到的声音的音量变小,而是对声音频率的接收与分析能力也都会受到影响。

而助听器的设计基本上只是一部放大器,戴上助听器后,原本听不到或很难听到的声音被选择性放大,帮助我们更好地“听到”,但它无法代替大脑来分辨声音。

就像我们使用假牙一样,再好的假牙用起来和真牙也是有区别的,助听器也是如此。助听器是电子设备,和人耳的机制肯定是不一样的。声音在被处理放大的过程中可能会有不同程度的失真。

助听器使用者要积极地正视这个效果,坚持使用助听器重新认识各种生活中原本熟悉的声音。随着适应时间的延长,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,助听器是可以帮助患者更好聆听的。

助听器并不能治愈我们的听力损失,只能延缓或减小听力再次下降的可能性。

助听器的真正作用,是将声信号放大,最大限度的保证我们能够听到,但并不负责让我们听懂。

“听到”和“听懂”是两码事。完整的听觉系统不仅有耳朵,还包括大脑。当发生听力损失后,大脑的听觉中枢受到的刺激减少,相应的突触就会变得越来越弱,从而影响我们对言语的理解。

所以,能不能听得懂,还得大脑说了算。改善听力和言语沟通是一个长期的康复过程,耐心适应、坚持配戴以及配合听力语言康复训练,才可能发挥助听器的最佳效果